在传统农业里,虫害监测全靠人工巡查,不仅耗时耗力,还常错过最佳防治时机。而物联网虫情监测预警系统就像田间的 “智能侦探”,用科技手段实现虫害的自动化、精准化防控,成为智慧农业的重要帮手。

自动诱捕采集:田间布设的监测设备搭载诱虫灯,利用害虫趋光性 24 小时吸引虫体,配合高压电网或收集装置捕捉害虫。部分设备还配备雨虫分离结构,雨天也能正常工作,确保采集数据准确。
智能识别分析:高清摄像头对虫体拍照,基于改进的 YOLOv5 等算法自动识别种类、统计数量,常见害虫识别准确率可达 90% 以上。同时,设备同步采集温度、湿度等环境数据,为分析提供支撑。
数据传输预警:通过 NB-IoT 或 4G 网络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系统结合历史数据生成趋势图。当虫口密度超过阈值,会立即通过 APP、短信等方式推送预警,提醒用户采取措施。
监测更高效:摆脱人工局限,实现全天候不间断监测,尤其适合大田、果园等大面积种植场景,减少监测 “盲区”。
数据更可靠:通过技术手段避免人工计数误差,还能远程查看实时数据和历史报告,为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防控更精准:提前 7-10 天预警虫害趋势,指导农户针对性用药,减少农药滥用,既降低成本又保护生态。
系统应用场景广泛,涵盖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苹果、柑橘等果园,以及温室大棚、茶园、药材基地等。部分设备支持太阳能供电和 GPS 定位,适配野外复杂环境,还能接入农林生态监测平台,整合气象、土壤等数据形成综合防控体系。

如今,越来越多农户和农业部门开始采用这类系统。它不仅减轻了人工负担,更通过精准测报推动绿色防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随着技术升级,这类 “田间侦探” 还在不断进化,成为守护庄稼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