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碳排放温室气体监测系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手段。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又如何发挥作用呢?
碳排放温室气体监测系统由多个关键部分组成。传感器模块是核心,像二氧化碳传感器,多基于非分散红外(NDIR)吸收技术。其内部的红外光源发出特定波长红外光,当二氧化碳分子进入检测室,会吸收相应波长光,探测器接收到的光强度改变,依据朗伯 - 比尔定律就能确定浓度。甲烷传感器则有催化燃烧式、红外吸收式等检测原理。此外,还有针对氧化亚氮等其他温室气体的传感器。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负责收集传感器数据并传递出去。有线传输方式包括 RS - 485、以太网等,适用于不同场景;无线传输则有 ZigBee、LoRa、4G/5G 等,满足多样需求。数据采集器会按一定频率收集传感器数据,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会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重复值等,再依据校准曲线校准数据,最后通过算法结合排放因子,将温室气体浓度数据转化为碳排放量数据。
显示与预警模块把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报表形式呈现,方便用户直观了解碳排放动态。一旦碳排放超过预设阈值,系统会通过声音、短信、邮件等发出预警。
在工业领域,钢铁、化工、电力等高排放行业依靠该系统实时监测温室气体排放,为企业碳资产管理、碳交易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助力企业优化生产工艺,实现减排目标。
城市环境监测方面,可用于监测城市整体碳排放情况,帮助城市管理者制定更有效的环保政策,规划低碳发展路径。交通领域,能监测交通尾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为交通规划和减排措施制定提供依据。农业养殖中,对农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监测,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温州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固定污染源二氧化碳监测系统接入电力调度平台后,助力小型火力发电厂降低了碳排放,还优化了发电效率。某水泥企业部署相关监测系统后,结合能效分析优化窑炉燃烧工艺,年减排二氧化碳达数万吨,显著降低了碳交易成本。
碳排放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如同地球的 “环保卫士”,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它将为全球低碳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金叶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