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业领域,害虫的肆虐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传统监测方式效率低、覆盖不足,常常导致防治时机错失。而如今,智能监测设备的出现,正为林业害虫监测带来新的变革。
智能吸虫塔便是一款极具代表性的设备。它融合了空气动力学、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专为迁飞性害虫种群的长期监测与生态学研究设计。工作时,轴流风机在塔顶形成负压区,高效抽吸蚜虫、草地贪夜蛾等小型迁飞性害虫,捕获效率比传统诱捕器提升 3 - 5 倍。设备还具备多级过滤和虫体处理功能,能确保目标虫体完整率≥95%,15 分钟内致死率≥98%,并同步完成虫体烘干,防止腐败。它配备 500 万像素工业相机,每 30 分钟自动拍摄,通过 YOLOv7 模型实现 100 + 种害虫分类,识别准确率≥96%,抗遮挡识别率≥80% 。再加上红外计数传感器独立统计杀虫数量,误差率≤1%,数据可靠性极高。同时,它还集成了温湿度、光照、风速传感器,可分析环境因子与虫情的相关性。支持 4G/LoRa 双链路无线传输,数据上传延迟 < 1 分钟;内置北斗 / GPS 定位,误差 < 5 米,支持 GIS 地图可视化。用户通过 PC 端或手机 APP 就能远程控制,实现无人值守管理。
小虫体自动监测预警系统也是监测林业害虫的得力助手。它专用于诱集和测报稻飞虱、叶蝉等微型昆虫,利用现代光、电、数控技术,实现自动诱虫、杀虫、拍照、清虫、收集、排水等一系列系统作业,并实时将环境状态和虫害情况上传到指定网络服务器。该系统突破了活体拍照、专一诱虫光谱、深度学习算法识别等关键技术,填补了毫米级虫体测报的空白。其采用双光源诱虫,主灯 7W 365nm + 395nm 波长诱虫专业性更强。配备 7 寸安卓工业智能触摸屏,操作便捷。通过 AI 自动识别褐飞属、白背飞、叶蝉等微小虫体并进行自动计数,识别准确率≥90%。内置 1200W 高清工业摄像机,虫体拍照完整度高。还支持气象配置,可选择配置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等传感器,为分析虫害与气象关系提供数据支持。
这些林业害虫智能监测设备,正以其高效、精准、智能的特性,改变着林业害虫监测的现状,为林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
金叶新闻资讯